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為堅定不移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增進兩校二級學院黨支部交流合作,保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與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于2025年4月20日踏上了前往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的紅色之旅,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黨員主題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出席的領導有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小嬌、團委書記兼學工辦主任石巖、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劉敬禮;保定理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張學海,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陳金忠,外國語學院學工副院長李宗帥,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蘇俠飛。
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廣袤版圖上,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如同一座鐫刻著智慧與勇氣的立體豐碑,訴說著晉察冀軍民“眾志成城、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傳奇。
抵達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后,在青磚灰瓦的地道遺址前,由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劉敬禮致辭并領學“第一議題”。劉書記帶領大家學習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劉書記講到:新形勢下黨面臨挑戰(zhàn),黨內問題待解。青年黨員要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堅守初心,嚴于律己,助力黨筑牢領導核心。
(河北大學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劉敬禮講話)
在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中,三位講解員成為了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聲音,帶領眾人穿越時空,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講解員們指著一幅幅陳舊卻意義非凡的圖片,詳細講述著當年地道戰(zhàn)的戰(zhàn)略布局,讓大家看到了先輩們如何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地下長城。面對珍貴的文物,他們輕聲訴說背后的故事,一把生銹的土槍,或許曾見證了戰(zhàn)士們奮勇殺敵的事跡;一件破舊的軍衣,承載著無數艱苦斗爭的記憶。
參觀完畢后,全體黨員在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廣場黨旗之下,保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蘇俠飛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字字千鈞的誓言,是鐫刻于靈魂深處的忠誠印記,更是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承諾。
活動最后,兩校黨組織領導為本次活動進行總結。保定理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張學海對兩校參加參觀學習的學子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牢記過去,牢記發(fā)生在晉察冀大地這塊熱土上發(fā)生的可歌可泣的壯舉,永遠銘記我們這個民族不屈的信仰。二是把握現在,倍加珍惜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贏得的和平、富足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早日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三是進一步筑牢理想信念。面向未來,把個人發(fā)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在更加廣闊的舞臺展示自己的聰明才干。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小嬌也強調: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以熱血鑄就,來之不易。新時代青年黨員當積極響應號召,傳承紅色基因,讓其在奮斗中熠熠生輝 。
(保定理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張學海講話)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小嬌講話)
此次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學習、交流分享、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黨員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戰(zhàn)精神的偉大力量,加強了兩校黨支部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作,實現了黨建幫扶的目標。在未來的日子里,保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和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將繼續(xù)攜手共進,以黨建為引領,培養(yǎng)更多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